报名热线 :

0538-5356666

业界资讯学校动态德育天地

当前位置:泰安力明科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校园动态

探寻红色印记 传承力明精神 红色文化展播(一)

探寻红色印记 传承力明精神 红色文化展播(一)

探寻红色印记 传承力明精神 红色文化展播(一)

探寻红色印记 传承力明精神 红色文化展播(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董事长王力一教授积极响应“大思政课”建设的号召,致力于打造沉浸式思政教育课堂。此前,我们以十个独特的红色文化名词为脉络,开启了红色文化之旅,在师生和社会各界引发热烈反响。

如今,我们再次聚焦红色文化,将镜头和笔触对准“信念”与“热血”,深入挖掘背后的动人故事,带领大家感受革命先辈们用生命谱写的壮丽篇章,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

探寻红色印记 传承力明精神 红色文化展播(一)

2023年7月8日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

信念,是革命先辈们心中永不熄灭的火焰。回首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在枪林弹雨、饥寒交迫中勇往直前?是对共产主义坚定不移的信念。

探寻红色印记 传承力明精神 红色文化展播(一)

在力明红色文化和思政教育观摩基地,一面特殊的五星红旗静静陈列,它长5米,宽3.3米,承载着非凡的意义。2023年7月8日,它在天安门广场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冉冉升起,接受众人敬仰。这面国旗不仅是国家尊严的象征,更与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紧密相连,见证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这是全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在我国很多地方,把7月8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这面国旗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因而具有非凡的意义。

探寻红色印记 传承力明精神 红色文化展播(一)

探寻红色印记 传承力明精神 红色文化展播(一)

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的每一面国旗都是崭新的,具有唯一性,每天降旗仪式结束后被赋予编号、写上日期,折叠存放在旗盒,保存进旗库,十分珍贵。受赠这面国旗,是三万名力明师生的光荣和骄傲,赋予给力明人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作为新中国第一所民办医科大学,力明学院这所具有鲜明特色的“红色文化”学校,在曾两赴前线参战480天退役军人王力一校长的带领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将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有机融入到新时代青年学子的红色教育之中,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红军翻越夹金山陶塑

走进基地,翻阅那些泛黄的文献,先辈们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扑面而来。从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在极端恶劣条件下坚定前行,到抗战时期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解放而舍生忘死,他们心中的信念从未动摇。这种信念穿越时空,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正如一位参观的大学生在留言簿上写道:“这里不仅是一个基地,更是一部行走的教科书。长征的火种从未熄灭,它在新时代青年的血脉中延续,化作奋斗的力量。”

探寻红色印记 传承力明精神 红色文化展播(一)

中央红军于1935年6月12日,到达川康边地区的夹金山,翻越了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座雪山。

夹金山垭口海拔 4114 米,终年积雪空气稀薄、没有道路、杳无人烟、气候恶劣变化无常,轻微的声音震动还容易引发雪崩。夹金山在当地人的眼中成了不可逾越的“神仙山”。当地流传的民谣:“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凡人不敢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翻越夹金山,创造了红军勇于战天斗地、克服艰难险阻的人间奇迹。

此场景为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文博学院师生创作。

探寻红色印记 传承力明精神 红色文化展播(一)

探寻红色印记 传承力明精神 红色文化展播(一)

探寻红色印记 传承力明精神 红色文化展播(一)

热血,流淌在每一位革命先辈的心中,他们以青春和生命为代价,为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用热血铸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1919年5月,一群青年以笔为剑、以血为墨,在历史长卷上写下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的宣言,拉开了五四运动的序幕。他们振臂高呼,为民族觉醒而奔走呐喊,那燃烧的信念和滚烫的热血,至今仍让人热血沸腾。

探寻红色印记 传承力明精神 红色文化展播(一)

在力明学院的“热血墙”前,每一件展品都跳动着革命年代的脉搏,每一道裂痕都刻着信仰的温度。这些展品背后,是一个个可歌可泣的热血故事。从革命烈士的英勇就义,到地下党员的秘密斗争,他们用热血诠释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五四精神,不仅属于1919年的街头,更属于每一个为理想滚烫的你我。这个五月,让我们以青春之名,向历史致敬,向未来宣战,让这一腔热血,永远为家国而燃!让革命先辈们的热血精神,在新时代青年的心中重新沸腾,激励我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
警世钟

20 世纪初的华夏大地,风雨飘摇,列强的铁蹄肆意践踏,腐朽的清政府卑躬屈膝,沦为列强的统治工具,山河破碎,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陈天华目睹这一切,满腔悲愤如熊熊烈火燃烧。怀着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他奋笔疾书,写下了振聋发聩的《警世钟》。

书中,一句句饱含血泪的话语,像一把把利刃,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累累罪行,“杀我累世的祖宗,灭我现在的子孙,绝我将来的后嗣”,每一个字都在控诉着侵略者的残暴。同时,他大声疾呼,激励着广大民众团结起来,勇敢抗争,“洋兵不来便罢,洋兵若来,奉劝各人把胆子放大,全不要怕他”!这些滚烫的文字,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到无数爱国志士的心田,瞬间点燃了他们的热血。《警世钟》一经出版,便如星星之火,迅速在社会上掀起了燎原之势,成为推动清末革命运动的强大力量,是当之无愧的革命思想宣传利器!

探寻红色印记 传承力明精神 红色文化展播(一)

探寻红色印记 传承力明精神 红色文化展播(一)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全体师生在王力一校长的引领下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从未停歇。从珍贵的天安门国旗,到生动的红军翻越夹金山陶塑,再到承载革命精神的《警世钟》,每一处红色印记都凝聚着力明人对历史的尊重、对革命先辈的敬仰。如今,征集红色思政故事和短视频的活动已开启,希望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在这片充满红色底蕴的校园里,继续挖掘红色宝藏,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明人的力量!

此次红色文化展播只是开端,下期展播将聚焦“铭记”与“奋进”两大关键词。铭记,是铭记历史的苦难辉煌,铭记革命先辈的热血牺牲;奋进,是以铭记为动力,激励全体师生在新时代砥砺前行。

下期,我们将深入探寻那些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挖掘其中蕴含的奋进力量,让红色精神成为我们不断攀登高峰的强劲动力。

期待大家持续关注,一同在红色文化的滋养下,铭记历史,奋进未来!


校园动态